搜题集 >学历类 >学历教育 >试题详情
问题详情

有一焦距为50mm,口径为50mm的放大镜,眼睛到它的距离为125mm,如果物体经放大镜后所成的像在明视距离处。求放大镜的视放大率及线渐晕系数≥0.5的线视场。

相关专题: 放大镜  

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从上图到下图,文档的网格发生了变化。请问下列关于网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放大镜工具放大了网格的宽度

B、用放大镜工具缩小了网格的高度

C、用鼠标将网格的宽度拉宽了

D、通过“编辑网格”命令将网格的宽度和高度设定了不同的值

请利用【开始】菜单打开【放大镜】,做如下设置:将“放大镜倍数”改为4,在【跟踪】中选择“跟随鼠标指针”,在【外观】中选择“显示放大镜”。然后将【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属性】对话框的“分组相似任务栏按钮”放大。

案例:下面是初中物理“显微镜和望远镜”一课“望远镜”部分的教学片段。老师:同学们,你们用过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景物吗?学生们:用过!老师:想知道望远镜为什么能“望远”吗?学生们:想!老师:大家看大屏幕(见图9),这就是两种常见望远镜的结构图。学生甲:老师,看不懂。老师: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作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作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同学们,你们每人桌上都有两个放大镜,现在你们可以用这两个放大镜模拟一下望远镜。学生乙:老师,怎么模拟呀?老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的示意图(图10),大家现在拿起这两个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放大镜看前面的物体,调整两个放大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清楚为止。同学们纷纷动手做了起来。老师:大家观察远处的景物,有什么发现?学生乙:(兴奋地说)老师,我会做望远镜了。第一个放大镜相当于物镜,第二个放大镜相当于目镜。老师:很好!学生甲:老师,放大镜的作用不是放大的吗?我用放大镜看物体怎么是缩小的呀?老师:让大家用两个放大镜做望远镜,你怎么不按要求做,只用一个放大镜呢?按我说的做!要同时用两个放大镜观察。老师:大家知道为什么用两个放大镜能做成望远镜吗?下面我们用透镜成像规律来分析望远镜的成像原理。问题:(1)对该课堂实录片段的优点和不足给予评述。(10分)(2)用透镜成像规律说明用一个放大镜观察物体为什么会成缩小的像。(5分)(3)设计一个用透镜成像规律解释望远镜成像原理的教学片段。(15分)

某企业最近推出的一款指甲钳,在刀口上方装了放大镜,特别适合眼花的老年人使用,卖的很红火。这个事例体现了经济学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精准掌握需求才能推出畅销产品

B.市场细分使产品的生产成本有所减少

C.带有放大镜的指甲钳是剪刀的替代品

D.装有放大镜的指甲钳改变了使用价值

GB18173.1-2006低温弯折性所用的放大镜下列不对的有()。

A、2倍放大镜

B、4倍放大镜

C、6倍放大镜

D、8倍放大镜

联系客服 会员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