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题集 >医卫类 >医卫其他 >试题详情
问题详情

散发性嗜铬细胞瘤患者进行常规基因筛查项目包括()。

A、RET

B、SDHD

C、SDHB

D、NF1

E、VHL

相关专题: 散发性  

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多系统萎缩通常包括的3个疾病是()

A、纹状体-黑质变性、散发性橄榄脑桥小脑萎缩、Shy-Drager综合征

B、Alzheimer病、帕金森病、Shy-Drager综合征

C、Alzheimer病、散发性橄榄脑桥小脑萎缩、Shy-Drager综合征

D、Alzheimer病、帕金森病、纹状体-黑质变性

E、纹状体-黑质变性、Alzheimer病、Shy-Drager综合征

禽伤寒的流行形式为()。
A.大流行性
B.流行性
C.地方性流行
D.散发性

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了一组原因未明的脑炎,散发于全国各地区,受累人数超过2万,1976年被命名为“散发性脑炎”。病前相关事件暴露率:服咪唑类驱虫药47.2%,病毒感染22.8%,毒物接触5.7%,精神刺激4.9%。针对该初步分析结果,正确的说法是()

A、驱虫药、病毒感染、毒物接触和精神刺激是散发性脑炎的充分病因组

B、不能获得病因线索,因为没有一种因素是所有患者共有的

C、可以获得病因结论,因为服咪唑类驱虫的暴露率最高,所以服咪唑类驱虫药是“散发性脑炎”的病因

D、提示服咪唑类驱虫药可能是“散发性脑炎”的病因,但还需要分析性研究加以验证

E、“散发性脑炎”与精神刺激无关

二十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了一组原因未明的脑炎,散发于全国各地区,受累人数超过2万,1976年被命名为“散发性脑炎”。病前相关事件暴露率:服咪唑类驱虫药47.2%,病毒感染22.8%,毒物接触5.7%,精神刺激4.9%。针对该初步分析结果,正确的说法是()

A、驱虫药、病毒感染、毒物接触和精神刺激是散发性脑炎的充分病因组

B、不能获得病因线索,因为没有一种因素是所有患者共有的

C、可以获得病因结论,因为服咪唑类驱虫的暴露率最高,所以服咪唑类驱虫药是“散发性脑炎”的病因

D、提示服咪唑类驱虫药可能是“散发性脑炎”的病因,但还需要分析性研究加以验证

E、“散发性脑炎”与上述4种因素均可能有关

狂犬病的流行一般表现为()
A.散发性
B.地方流行性
C.流行性
D.大流行
E.暴发

联系客服 会员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