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题集 >招录类 >公务员 >试题详情
问题详情

给定资料1.天刚刚亮,Roy巳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Roy是上海某知名营销策划机构的首席策划师,在他眼里,即将到来的中国传统节日假将迎来一场传统文化的复兴,而在这场复兴运动中,主角是商业。作为一个专业策划人,Roy住着洋房,穿着阿玛尼,开着别克,用着英文名字,在外人看来,他是一个绝对西化的人,你很难把他与老夫子联系起来。但一个令人意料不到的事实是,Roy确实是一个标准的老夫子。他家里的家具是仿古式的;他有着大量的线装藏书;他最喜欢读《史记》和《离骚》;文房四宝必不可少。“作为一个策划人,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往往是我寻找创作灵感的源泉。”Roy说。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个连名字都是英文的中国人所有的创意几乎无一不和传统文化相联系。“在过去的很多年里,中国人无疑不停地在模仿国外的创意,而忽略了自身传统文化的包装,比如圣诞节,就摆得满大街圣诞树和圣诞老人;情人节,满街的玫瑰花。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比如清明节,商家似乎除了卖烧纸钱,几乎就没有什么可卖的了;端午节和中秋节变成了单纯的‘粽子节’和‘月饼节,。这是一种文化断层的表现。”Roy痛心疾首。“以前做营销,商家之间是不动脑子的,创意互相抄袭,但日后这个现象即将改变。”Roy说。对于日后的节日假期策略,Roy认为更多的创意第一步要从老祖宗腰包里去掏,然后结合现代的消费习惯去做。“老祖宗给后人留下的财富巨大,一幅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给后人留下当时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他们的消费模式和玩法,比如去坐船游玩、和朋友喝酒吟诗、去郊外踏青,等等。”Roy说。如今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缺乏认同感,仅仅依靠一个行业的力量来推动传统节日的传承远远不够,但是这种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自我觉醒和思考,让我们看到了不绝的希望。2.某日报网站发表了如下文章: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前提。但这个文化自觉,应该是谁的自觉?有人说是城市的自觉,有人说是地区的自觉,有人说是行业的自觉。而所有的城市、地区和行业,都是由人来掌控的。所以,一切文化自觉,实际都是人的自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领导必须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化改革发展领导权,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自己不自觉,怎让别人自觉?自己不自信,怎让别人自信?有了领导班子成员个人的文化自觉,才会有领导班子集体的文化自觉;有了领导班子集体的文化自觉,才能作出文化改革发展的正确决策。而且我们必须承认,在此之前,有一些领导者并不熟悉文化工作,甚至在他们的心目中,一直都是“经济第一,文化第二”。现在要建设文化强国,就必须转过这个弯子。只有先行学习,先行研究,先行解放思想,先行自我觉悟,才会不负党和人民的希望,完成文化改革发展任务。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特色、形成过程和发展趋向,从而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并获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也讲,文化自觉首先是知识分子的自觉,站守前沿,主动承担。文化是有层次的,最外围的,是物质文化;居于中间的,是制度文化;处在中心的,是精神文化。而精神文化的核心,就是人的影响力和创造力。个人的文化自觉,不仅体现在对自身文化品位和文化价值追求的实践之中,而且体现在对当地文化建设、文化发展的关切和贡献之中。任何一个城市和地区的文化自觉,都来源于这个城市和地区中所有成员的自觉。你不能等着我自觉,我也不能等着你自觉。只有大家共同自觉,才能共同自信、共同创造、共同发展、共同受益。3.9月下旬,贵州省斥资3亿多元改造苗族侗族自治州西江千户苗寨,完成了道路建设、民族古街改造、观景台等20多个重点项目。对世界最大苗寨如此大动作的改造,引起各界争议。事实上,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将其当做旅游资源来开发是较普遍的方式,不少非遗项目为了迎合市场而“变味”,陷入“商业化”误区。以民歌为例,许多文化工作者花大力气去寻找民间歌手,记录他们原生态的歌曲和唱腔,结果凡是唱得好的民歌手都进了旅游区,几年以后不断异化。这些源自生活的艺术形式最后与实际生活距离越来越远,民歌会已经成了文艺表演,豪华舞台、大腕演员,而“群众性再也看不到了,文化变成浮在生活表面的几滴油珠”。湖北宜昌沛长阳县80多岁的农妇孙家香,一辈子生活在山村里,从小喜欢从父母乡邻那里听故事,然后按照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消化吸收,用朴实生动的口语转述出来。老人家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得,却能讲述600多个故事。老人被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2003年夏,当地政府请她出山,住进县“光荣院”,每月补贴200元。出山后,离开乡土情境和邻里社会的孙家香,口中那些散发着泥土芳香的故事渐渐少了,过去激情讲述故事的场面不再出现。她开始迎合山外人的口味,讲些比较时尚现代的故事。而民间故事传承人刘德培1984年后没离开过家,按月享有政府提供的生活照顾费。他活跃于乡邻之间,故事一直保持原有特色。流传于保康、南漳、远安等地的沮水巫音,清丽而诡奇。1985年,号为“巫音高手”的王作玉艺人能吹奏40多首;2005年,其子王述金仅能吹奏20多首。荆楚大地盛炽的巫音已细若游丝,日渐式微。在仙桃,截至2006年,60岁以上健在的艺人有83人,60岁以下的艺人只有24人。沔阳雕花剪纸这一“绝活”即将成为“绝版”。在湖北省近年的非遗申报评审中,某地将当地十月十五“接大王”的传统民俗作为项目申报。传说当地五姓居民祖辈在古代曾遭危难,承一位“石大王”显灵相济,这五姓居民便传下“接大王”以报恩的习俗,相沿至今。这位“石大王”就是五代十国时的后晋高祖石敬瑭。然而,事实上,石敬瑭正是历史上曾出卖燕云十六州与契丹的“儿皇帝”,《中国通史简编》认定他是“丑恶无以复加”的无耻人物。这样一个与史实价值观严重冲突的习俗,却成为具有“历史价值”的非遗保护申报项目。非物质文化是一种活态文化,不可能像出土文物或古建筑那样,凝固封存于某个历史时空点,而是在变化着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变异和重构,与社会同步发展。不能将其仅仅作为遗留物来保护,光靠博物馆、档案馆是不够的。应努力将其楔入传统节日、群众文化及旅游活动等,使其传承经常化,并建构新的文化生态。4.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巳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也被看做是中国文化的名片,在国际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孔子之所以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他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影响深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具有普世价值。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提倡“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精神,倡导的是和平、和谐、和睦的社会氛围。孔子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承前启后的先贤圣哲,对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的影响力随着近年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兴起得到了更大的传播。历代帝王为了表示对其开创者的尊崇,不断给孔子加封赠谥。孔子在汉代除了被官方及御用学者董仲舒等人独尊而“正统化”之外,还受到另一批公羊学派儒生的高度“神化”。汉平帝始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元武宗时已升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至清初更被推崇为“万世师表”。两千年来,孔子备受当政者的隆崇和优待。在封爵赠谥的同时,历代封建王朝对孔子的尊崇,还以种种物化形态表现出来,经长期积累,在孔子故里形成了一批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但自从晚清之后,孔子的形象江河日下,或被严重扭曲,或被无情抨击。在20世纪,一生颠沛造次的孔子在逝世两千多年后,又遭遇了两场巨大的风波和打击。第一次是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的“批林批孔”。在这两次运动中,孔子都成了当时人们否定、批判和声讨的对象。章太炎所写《订孔》一文,指出儒学是“中国的祸本”,孔子“最大的污点是使人不脱富贵利禄的思想”,“我们今日要想实行革命,提倡民权,孔教是断不可用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号召青年:“以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塞绝与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历史上不乏抬升甚至无限拔高孔子的时代,但是也有贬低、丑化甚至妖魔化孔子的时代。这些起起伏伏丝毫没有影响孔子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导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象征的崇高地位。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儒学,还包括诸子百家在内的诸多思想与精神。孔子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代表的就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文化大国应有文化巨人,民族要有自己的导师。前几年,一座总高9.5米的孔子塑像在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落成。从这座青铜像塑立的那天开始,各方的褒贬之声就沸沸扬扬。尽管后来塑像被移走,但这仍是非常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事件,是对我们自己文化的自信、自强和自觉的一种体现。立像不是重点,关键是如何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如何在西方文化强势的时代背景下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精神文化。正像张岱年先生曾经说过的——“肓目地批判孔子的时代过去了,盲目地尊崇孔子的时代也过去了,科学地研究孔子的时代到来了。”孔子是中国的,儒学是世界的。5.2008年,国家新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3个民俗节日为法定假日,实施几年来,这一举措的实际效果如何呢?下面是S市文化局一名工作人员搜集到的6则材料。①我的周围许多人在距中秋节还有许多天时,就开始买水果、糕点,准备中秋节晚上和亲友在院子里一边赏月,一边品尝果品、饮酒,一边聊天叙旧。连农村人也比往年重视中秋节,大量在外打工的人,相约回来团聚。②Z总结了今年清明、端午、中秋3个节日

相关专题: 传统文化  

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文化的差异性越来越得到肯定,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
关于“传统文化”的说法,下列各项不正确的是()。
A.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
B.传承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必然要求
C.全球化时代要求传统文化具有新的内容
D.应该重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联系客服 会员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