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PPT展示樱花的图片,让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花?(樱花)樱花美不美?大家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樱花的美,纯白无暇,热烈绚烂樱花是日本的国花,象征着爱情和希望。让我们看看日本人民是怎么用音乐的语言来表达他们对樱花的感情。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二)感受体验1.初听歌曲并设问:“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歌曲表现凄美,落寞的情绪。2.复听歌曲并设问:“描绘了什么内容?”学生自由发言(内容是讲述三月和亲朋好友去赏花)。3.介绍作品(赏花春游是愉悦的事情,歌曲却是落寞寥廓的情绪,这是由于樱花是日本的国花,被称为“七日樱花”,花期很短,开则其开,落则齐落,象征人短暂的一生。生则绚丽灿烂,死后果断离去,这是日本人民所崇尚的理想人生。日本民族是一个崇尚精神和理想的民族。唱樱花更多的是表现自立的理想与主张。)(三)学唱歌曲1.唱旋律。教师先示范,学生跟唱谱,重点讲解小二度34和71,并在钢琴上做弹奏,带领大家把握音准。(突破难点)这首歌里会有这么多的小二度作品显得暗淡寂寞?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曲子里都用了哪些音?请小组代表写在黑板上。(这里是日本都节调式音阶346713,包含两个小二度,是日本的民族调式。)2.有感情的带节奏朗读歌词。并思考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对国花的喜欢之情,感受日本音乐文化)3.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歌曲,演唱时注意二度的音准。(三)巩固提高1.请同学们欣赏器乐合奏的《樱花》,听听用了什么乐器?小组讨论探究:乐器中有古筝(日本筝),三弦(三味线),尺八(以管长一尺八而闻名,音色苍凉辽阔,表现空灵,恬静的意境)2.分享你所知道的花的歌曲,上台展示,并加以评价。(四)课堂小结学习了《樱花》,见识到了日本的风情文化,以海纳百川的心态面对其他国家的音乐文化。在课后搜集其他国家还有什么民歌,下节课进行分享。【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你认为作为一名音乐老师,让你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的方法有哪些?2.你认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创设情景:我们一起踏上旅行的列车,观察图片,看看都有些什么风景。(教师播放非洲人文、地貌图片)大家都看到了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2.教师总结:我们今天旅程的目的地就是非洲,非洲是个地大物博的大洲,有众多的国家。我们今天学习的歌曲,就是非洲大陆中南非的一首民歌,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非洲音乐旅程。(二)感受体验1.初听歌曲并设问:“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歌曲表现了抒情、优美的情感,令人心旷神怡。2.观察歌曲拍号,并拍打节拍强弱规律。复听歌曲并设问:“歌曲分为几段?讲述了什么内容?”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分段播放讲解歌曲。(三)深入学习1.复听歌曲并设问:“歌曲分为几段?讲述了什么内容?”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分段播放讲解歌曲。2.分段聆听歌曲,感受歌曲前后两部分有何不同?区别在哪儿?3.观察歌曲演唱顺序,并找出这样演唱的依据?(引出反复记号)4.教师讲解反复记号,并考察学生掌握情况。5.朗读歌词,感受歌词表达的情感。6.发声练习,健康用嗓7.学唱歌曲,表现歌曲。8.复习4/4拍强弱特点,引出指挥手势,引导学生学习指挥手势并体验“指挥家”的感受。(四)巩固提高1.分小组自由选择方式为歌曲创编。(1)选择节奏型,使用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2)为歌曲编创合适的、简单的舞蹈动作。(3)请各组进行表演,而后进行生生评价、教师评价。(评价方向:节奏型选编、课堂乐器的编配是否合适、学生之间的配合程度、舞蹈动作是否符合歌曲的主题、能否表现音乐的情绪)。(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当太阳降落》,认识了反复记号,感受到了非洲美丽的风景,也聆听了非洲音乐,感受了非洲的音乐魅力。老师希望大家在课后在关注本民族音乐的同时也可以多关注其他地区的音乐,多多感受“异域风情”,拓宽自己的音乐视野。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你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什么?2.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作为班主任,请问你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劳动最光荣》的音乐声进入教室。2.给学生讲《猴子蒸糕》的故事,并且提问学生故事中的小猴子和小狗分别是怎样的小朋友。学生回答:小猴子——勤快人;小狗——懒惰人。3.从而引入新课《勤快人和懒惰人》。(二)学唱歌曲,深入学习(1)聆听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①根据音乐情绪想象画面,并画出旋律线。②自由探索感受音乐节拍及特点。(2)再次聆听歌曲。(提问:歌中唱到了什么?“勤快人”在干什么?歌中的“懒惰人”在干什么?)勤快人——劳动;懒惰人——睡觉。(3)有节奏地朗读歌词。(课件出示歌谱、节奏谱)(4)学唱歌曲①音频播放、教师范唱,引导学生随音乐轻轻地打节拍,重点让学生感受2/4节拍的强弱。②学唱歌词第一段。(A:五度大跳;B:高位置演唱及气息控制)③自学歌词第二段。④完整演唱歌曲,教师指导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⑤积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演唱形式巩固歌曲,师生共同评价。(三)巩固提高、表现歌曲(1)分组尝试,用碰铃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2)自由组合表演,分工情境表现:“勤快人”、“懒惰人”。(3)组合表演:打击乐器、表演、演唱。(四)课堂小结,作业设置师:同学们唱得不错,表演的也不错!意识到了我们要做一个勤快的人,多帮助自己的爸爸妈妈干活。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看好吗?学生听音乐律动出教室。【答辩题目解析】1.这首歌曲是美国的,如何让小朋友了解到这首歌的情感和节奏?
初中音乐《甘洒热血写春秋》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上课之前,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悟空》,让学生感受戏曲和流行音乐相结合产生的火花,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新课《甘洒热血写春秋》。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二)感受体验1.初听歌曲并设问:“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歌曲表现了豪爽的情绪。2.观看视屏并设问:“这段唱腔属于哪个行当?”学生自由发言(生)。通过观看视屏演唱者体貌特征,师生共同总结属于四大行当中的生行,带领学生模仿剧中生行人物动作。(三)学唱歌曲1.教师弹琴范唱,学生跟琴轻声哼唱曲谱,并让学生找出不懂得地方。2.学生找出一字多音乐段,教师带领同学通过柯尔文手势掌握音准,有了正确的音准为基础,教师根据旋律走向,用手划弧线带领学生把一字多音即“拖腔”处唱的连贯、流畅,此处教师范唱,学生感受圆滑线的连贯流畅。做到“圆滑线似彩虹,异音相连唱连贯”。3.有感情的带节奏朗读歌词。并思考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豪爽)4.模仿剧中人物动作,并带有动作完整完整的演唱歌曲,并注意一字多音的正确演唱。(四)巩固提高讲述《智取威虎山》剧情(该唱段讲述的是解放军一支骁勇善战的小分队与在东北山林盘踞多年的数股土匪斗志斗勇的故事),聆听选段《林海雪原》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小组活动:1.讨论:《林海雪原》唱腔属于哪个行当?(生)2.试着哼唱该选段。3.演唱比赛。(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甘洒热血写春秋》我采用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重难点,增加学生的记忆。然后在文章的结尾,提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中国人我们要有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学生在课后,可以将歌曲唱歌自己的亲朋好友。【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说一下京剧的四大行当。2.简述一下《智取威虎山》的故事情节。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初中音乐《红河谷》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游戏导入,创设情境:分别播放几首歌曲的片段,一起猜歌曲的歌名并分别对应说出地区《剪羊毛》——澳大利亚《桑塔·露琪亚》——意大利《阿里郎》——朝鲜2.总结,并引入新课:加拿大民歌——《红河谷》(二)感知歌曲1.播放歌曲《红河谷》的录音,熟悉歌曲的内容。并思考问题:(1)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是怎样的?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2)歌曲的速度、节拍各是怎样的?2.再次聆听歌曲录音,听辨歌曲的结构。(划分歌曲的乐段,两部分)(三)学唱歌曲发声练习:养成良好的用嗓习惯,健康用嗓。1.分乐段学习歌曲旋律和歌词。(1)观察第一小节和其他小节有什么不同?(2)讲解弱起小节(3)学习歌曲的第一乐段。①老师弹奏A段旋律,学生轻声模唱或视唱。②在反复的演唱中,进一步了解A段的结构特点、节奏和旋律特点。(有几个乐句组成?典型节奏有哪些?乐句间的旋律有何特点?)(让学生试着听琴填词唱第一乐段歌词)③在唱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依据旋律、节奏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表现方法及进行有感情地演唱。(4)自主学习歌曲的第二乐段。①视唱歌曲旋律,对比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旋律异同。②在唱准旋律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词。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2.表现歌曲(1)分组演唱歌曲(2)竞赛演唱歌曲(四)巩固提升1.为歌曲配上打击节奏,并跟随录音进行演奏。2.小组展示,互评。(五)小结作业今天我们学习了乐曲《红河谷》,感受了加拿大民歌的风格;课后希望大家能够搜集加拿大其他民间歌曲,课下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红河谷》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感情?2.简述一下连音线和延音线的区别。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创设情景:播放《摇篮曲》音频,提问学生歌曲名称,并引导学生回答作者;2.教师总结:刚刚播放的歌曲正是舒伯特的《摇篮曲》,歌曲柔和、舒缓、优美;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舒伯特的作品,来感受一下他另一作品的不同情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菩提树》。(二)感知歌曲1.介绍舒伯特,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著名作品有:《鳟鱼》《魔王》《冬之旅》《美丽的磨坊姑娘》等。2.介绍艺术歌曲,艺术歌曲是作曲家为了表现某种艺术目的,引用文学家的诗作作为歌词来进行创作的歌曲,通常为独唱歌曲,且配有精细伴奏。3.初听歌曲并设问:“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歌曲表现了抒情、优美的情感,渲染了悲伤、哀愁的基调。4.观察歌曲拍号,并拍打节拍强弱规律。(三)深入学习1.复听歌曲并设问:“歌曲分为几段?讲述了什么内容?”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分段播放讲解歌曲。2.分段聆听歌曲,感受歌曲前后两部分有何不同?区别在与哪儿?3.观察歌曲,歌曲中有哪些特殊的节奏型?(三连音)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增添了作品的浪漫色彩,放慢了歌曲的步调,使歌曲更加的富有回忆、沉思的感觉。)4.练习拍打三连音。5.发声练习,健康用嗓。6.学唱歌曲,表现歌曲。7.复习3/4拍强弱特点,引出指挥手势,引导学生学习指挥手势并体验“指挥家”的感受。(四)巩固提升1.教师展示几段无声视频(分别表示悲凉、热闹、滑稽气氛),学生将视频与音频进行搭配,连线;2.分小组自由选择方式为歌曲创编。(1)选择节奏型,使用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2)为歌曲编创合适的、简单的舞蹈动作。(3)请各组进行表演,而后进行生生评价、教师评价。(评价方向:节奏型选编、课堂乐器的编配是否合适、学生之间的配合程度、舞蹈动作是否符合歌曲的主题、能否表现音乐的情绪)。(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菩提树》,了解了著名作曲家舒伯特,并感受了他的著名作品《菩提树》,老师希望大家在课后能够收集有关舒伯特的作品,课后可以和同学一起分享你的音乐收获。【答辩题目解析】1.请简单介绍舒伯特。2.要从班里评选一名音乐课代表,你会如何评选?
联系客服 会员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