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关于先张法构件和后张法构件相比所具有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工艺较简单无需永久性锚具
B.需要台座或钢模
C.一般采用直线预应力筋
D.适于施工现场制作大、中型构件

相关专题: 预应力   永久性  

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收藏该题
参考答案:
D解析:先张法是指在台座(或钢模)上张拉预应力筋后浇筑混凝土并通过黏结力传递而建立预加应力的方法,其特点是:①工艺较简单无须永久性锚具;②需要台座或钢模;③预应力筋一般为直线;④适于批量生产小、中型构件。
后张法是指先浇筑水泥混凝土,待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再张拉预应力钢材以形成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方法,其特点是:①工艺较复杂,需要永久性锚具;②无须台座;③可采用曲线预应力筋;④适于现场制作大、中型构件;⑤是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重要装配手段。

相关问题推荐

按照水力发电工程导流建筑物的级别划分,3级导流建筑物的保护对象为()。

A.有特殊要求的1级永久性水工建筑物

B.1级永久性水工建筑物

C.2级永久性水工建筑物

D.4级永久性水工建筑物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时,下列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的是()。

A.长度大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

B.长度大于25m的曲线预应力筋

C.长度小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

D.长度小于25m的曲线预应力筋

E.所有曲线预应力筋

[单选]先张法施加预应力的主要施工工序:()。
A.在台座上张拉预应力钢筋至预定长度后,将预应力钢筋固定在台座的传力架上;然后在张拉好的预应力钢筋周围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约为混凝土设计强度的70%左右)切断预应力钢筋。
B.在台座上浇筑混凝土;张拉预应力钢筋至预定长度后,将预应力钢筋固定在台座的传力架上;待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约为混凝土设计强度的70%左右)切断预应力钢筋。
C.在台座上张拉预应力钢筋至预定长度后,将预应力钢筋固定在台座的传力架上;切断预应力钢筋;然后在张拉好的预应力钢筋周围浇筑混凝土。
D.在台座上张拉预应力钢筋至预定长度后,将预应力钢筋固定在台座的传力架上;然后在张拉好的预应力钢筋周围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约为混凝土设计强度的100%左右)切断预应力钢筋。
联系客服 会员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