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资料 某建筑公司通过招投标方式与某商务大厦工程项目业主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该工程地下2层,地上16层,于2008年5月26日开工。合同中约定:工期每提前(或拖后)一天奖励(或罚款)6000元(含税费)。承包商按时提交了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得到了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其中,工程的网络计划如图所示。 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几项事件: 事件一:基础工程A施工过程中,发生了边坡塌方事故,为治理塌方事故,使A工作持续时间拖后了3天,增加用工20个日。 事件二:门窗安装C施工时,承包商发现业主负责购买的个别型号塑钢窗质量不合格,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建议业主重新购买合格的塑钢窗。监理工程师答复说,经与业主商议改由承包商负责采购更换合格的门窗。由此造成门窗安装延长4天,材料费增加2.5万元,增加工人作业25工日、窝工20工日。 事件三:外墙抹灰D施工时,天下特大暴雨使外墙抹灰延长3天,使按时进场的施工人员窝工45工日。 事件四:室内装修G施工时,承包商在室内装修G施工时,采取了加快施工技术措施,使施工时间缩短4天,该技术措施人材机费为1.8万元。其余各项工作持续时间和费用均与原计划相同。若人工费标准为60元/工日,窝工补偿标准30元/工日;该工程综合取费率为人工费的30%,窝工取费8%,则承包商应得到的费用索赔为多少?
应得费用补偿:
(1)事件二费用索赔:25000+25×60×(1+30%)+20×30×(1+8%)=27598元。
(2)工期奖罚:工期提前:(210+4)-213=1天工期提前奖励:1×6000=6000元;
费用索赔合计:27598+6000=33598元。
某住宅工程,建筑面积65000m2,地上28层,地下两层。筏板基础,地上剪力墙结构。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施工总承包,中标价2.56亿元人民币。质量目标:合格,施工单位成立了项目部,并于2010年12月15Et进场。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项目部进场后,对项目进行了总体施工部署,划分了施工流水段,对分包单位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事件二:2010年6月15日,该工程进入雨期施工,施工至地上四层。项目部采取了相应的雨期施工措施。事件一中,项目部应在施工部署中,明确分包单位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明确分包单位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1)对主要分包工程施工单位的选择要求及管理方式应进行简要说明;(2)对主要分包项目施工单位的资质和能力应提出明确要求。
抗渗混凝土试件每组()块。
A、3
B、5
C、4
D、6
正确答案: D
解析: 这是一道质量管理的题,主要考核抗渗混凝土现场取样的知识点。虽然有一定的专业性,但如果考生专业知识扎实、对现场主要材料取样复试比较清楚,此题应该不难。根据《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2009第6.1.2、6.1.3条规定:抗水渗透试模应采用上口内部直径为175mm、下口内部直径为185mm和高度为150mm的圆台体。应先按本规范第3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件的制作和养护。抗水渗透试验应以6个试件为一组。故本题的正确项为“D.6”。
硬聚氯乙烯(PVC-U)管不使用于()。
A、排污管道
B、雨水管道
C、中水管道
D、饮用水管道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筑塑料。硬聚氯乙烯(PVC-U)管主要用于给水管道(非饮用水)、排水管道、雨水管道。
背景:某施工单位作为总承包商,承接某写字楼工程,地上6层,地下l层,地上混合结构。合同规定该工程的开工日期为2011年4月1日,竣工日期为2012年4月25日。工程所在地6月15日~9月15日为雨期施工。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报送了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报送了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了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四项管理目标,建设单位认为不妥。事件二: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报送了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包括了:①工程施工场地状况;②拟建建(构)筑物的位置、轮廓尺寸、层数等;③工程施工现场的加工设施、存贮设施、办公和生活用房等的位置和面积等内容。监理单位认为内容不全。事件三:2011年6月15日工程开始进入主体施工,项目部采取了雨期施工措施。事件二中,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应补充哪些内容?
解析:
某建筑公司承接一项综合楼任务,建筑面积109828m2,地下3层,地上26层,箱形基础,主体为框架结构。该项目地处城市主要街道交叉路口,是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物。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了对工序质量的控制。在第5层楼板钢筋隐蔽工程验收时发现整个楼板受力钢筋型号不对、位置放置错误,施工单位非常重视,及时进行了返工处理。在第10层混凝土部分试块检测时发现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但实体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强度达到了要求。由于加强了预防和检查,没有再发生类似情况。该楼最终顺利完工,达到验收条件后,建设单位组织了竣工验收。说出第5层钢筋隐蔽工程验收的要点。
第5层楼板钢筋隐蔽验收要点:
(1)按施工图核查纵向受力钢筋,检查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间距、形状。
(2)检查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构造钢筋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3)钢筋锚固长度,箍筋加密区及加密间距。
(4)检查钢筋接头,如绑扎搭接,要检查搭接长度,接头位置和数量(错开长度、接头百分率);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要检查外观质量,取样试件力学性能试验是否达到要求,接头位置(相互错开)、数量(接头百分率)。
关于钢筋加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钢筋冷拉调直时,不能同时进行除锈
B、HRB400级钢筋采用冷拉调直时,伸长率允许最大值为4%
C、钢筋的切断口可以有马蹄形现象
D、HPB235级纵向受力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
正确答案: D
解析: 这道题主要考核钢筋加工基本技术要求的知识点,对于有一定现场实践经验、熟悉现场施工管理的考生,此题不难。
对于钢筋除锈,一是在钢筋冷拉或调直过程中除锈;二是可采用机械除锈机除锈、喷砂除锈、酸洗除锈和手工除锈等。通常情况下,施工现场都是在冷拉或调直过程中除锈,故选项A不正确。
对于钢筋的冷拉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年版)》GB50204—2002中明确规定如下:钢筋调直可采用机械调直,也可采用冷拉调直。当采用冷拉调直时,必须控制钢筋的伸长率。对HPB235级钢筋的冷拉伸长率不宜大于4%;对于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的冷拉伸长率不宜大于1%。显然,选项B不正确。
对于钢筋切断,可采用钢筋切断机或手动液压切断器进行。钢筋的切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在普通连接方式下,不利于控制钢筋的实际长度;在螺纹连接时,严重影响螺纹连接质量。很明显选项C也不正确。
故本题的正确项应为“D.HPB235级纵向受力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
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2012年12月28日公布了GB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将热轧光圆钢筋国标里有关HPB235的内容删除,且相关内容由HPB300替代。在2011年3月27日发布的,国家发改委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HPB235产品也被明确列为落后产品。
考点: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 «
- »